冷链物流行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在6月3日~5日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聚焦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并不少见。在采访中,《上海物流公司》记者发现,对于如何打破技术、成本、标准等壁垒,推动和提升行业智能化发展,政府、企业都比较重视。而这,既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取决于各行业的应用推广。
上海物流公司寻求技术突破
宁波国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研软件”)携电子标签产品、冷链物流解决方案等亮相展会。国研软件常务副总胡敏雁在接受《上海物流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物联网技术的可靠性、价格的可控性、商业模式等因素,对物联网技术的“落地”有较大的影响。
胡敏雁介绍说,2013年以来,国研软件依托技术实力,进行探索和实践,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行业的“落地”实施。首先,技术层面,除研发高频RFID标签外,还根据不同的场景研发了有源RFID标签,结合有源标签技术,设计了一款卡片式标签,可应用于冷藏车、仓库,进行温度采集。其次,数据支持方面,国研软件将继续延伸服务。从仓库到运输车,再到零售店等环节,数据始终保持跟踪和更新状态,并带有预警系统,特殊情形下,系统可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主动发出预警信息,提示后台和通知相关人员处置。
目前,国研软件与某市血液中心合作,建立了物联网试点项目,涉及仓库、车辆等各环节实践。胡敏雁强调,保持全程冷链是整个冷链物流项目的关键。以血液中心为例,仓库和运输环节的温度要求比较高,不同的血液制品有不同的温度要求。一般来说,常温要求20±2℃,冷藏需在零度以下,冷冻制品需在-60℃以下。如血小板产品,温度要求20±2℃,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要保持温度恒定,其要利用保温箱实现。
但是,国研软件的温度监测设备,现只能监测到车辆和单个保温箱。为使监控更加细致、准确,其正在研究针对每个单位血袋的跟踪方案。在每个血袋上增加温度传感器和电子标签,则成本较高,难于与制品包装组合。因此,其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要使传感器和电子标签在仓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准确性;二要寻找体积较小,且与血袋包装稳妥组合的标签材料。 此外,国研软件利用物联网技术,正在移动资产管理方面积极实践。如用于室外的探测设备、气象设备以及部队枪支弹药的管理等。在胡敏雁看来,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和各领域的应用,以信息传输方面为例,其已相对成熟,通过无线网络或者移动运营商即可实现。未来,需注重传输过程的技术优化,以保证数据传输更可靠。比如前端设备监测到的信息后台系统是否能收到,是否能够保持实时监测的“心跳信息”等。
上海物流公司拓展行业应用
与国研软件探索技术进步相比,神州数码对于物联网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更显技术特色。神州数码作为美国意联(国际知名射频识别技术提供商)的国内主要代理商,参加了此次展会。神州数码物联网应用事业部技术经理魏小姐在展台前向记者介绍了公司推广物联网产品应用的概况。
她说,神州数码是国内著名IT系统整合服务商。特别关注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产品应用和推广,包括对标识的感知、温度的感知。软件方面,公司提供驱动层接口和中间件服务。这些软硬件产品和应用方案,结合神州数码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可以对物联网项目的推广和实施形成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强烈,包括生鲜业务也逐渐兴起。为冷链物流运输过程配备电子标签,是神州数码的应用之一。对于标签的配备,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带传感器的标签,即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写入标签,并利用4G实时回传监测系统,监控中心据此查看温度是否超标;二是只做记录的标签,指传感器一直做采集信息工作,并不适时回传,但可储存信息以备查询和使用,公司可将这种标签应用于溯源和防伪。如在红酒瓶盖上做成易碎标签,人们利用读写器查询酒的真伪,当瓶盖被打开后,标签随即被损坏。
神州数码还可以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构建、数据采集设备提供等。意联是国际顶级RFID生产厂家,设备稳定性、读取速率等表现在业内有口皆碑。魏经理举例说,神州数码曾在某中石油项目中,应用其他品牌的金属标签,但准确性差。在利用电子标签进行批量出入库信息读取时,其他品牌标签做不到百分百的一次性读取,意联的标签产品却能够实现。神州数码利用优秀的标签、读写器等产品,正大力拓展冷链物流应用范围。目前,已完成的冷链物流项目包括苏州某肉制品溯源、成都某猪肉制品溯源等。
上一篇:给冷链物流行业升级插上智能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