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交接在法律上是物权转移的过程,也是物流差错最容易出现的地方。通常,物流的货物交接在货主段必须选择订单明细交接,接货人员要求对货品的规格、型号、包装及运输要求等非常熟悉,否则容易发生接货时的型号、数量、品质等差错,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在零担运输中,有些客户的货物不是标准商品包装,如样品、配件、礼品等,客户自行包装封闭后才进行物流交接,物流公司面对大量商品也难以一一打开包装查验,但货物交接单上却必须按照客户的产品明细进行交接,这里就存在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前期爆出的毒快递事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货物交接的原则是必须按照交接单查验至最小包装单元。如订单上注明了型号,就必须找到封闭商品包装上的对应标注,否则不予收货,如为非原厂包装的商品,就必须开箱验货核对无误后方可签收,对于无法核对的货物,需要货主在交接单上注明“以货主封签完好为准”按件签收(XXX商品XX件,内物不明)。
一般城市配送活动中,单据流是依照货主的要求进行的。就是说,所有签收有效的单据都是货主方的专用单据,而不会采用物流企业的单据。这一点与快递行业差异极大,也给物流企业的运作带来很大的问题。比如,一家物流企业同时给多家货主服务时,订单管理就非常容易出现混乱,难以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多采用项目组形式对资源进行分割后进行运营管理,这也是共同配送的难题之一。
多数与货主的交接在装卸平台的备货区完成。仓库的备货区一般安装有闭路电视系统,用以监控货物交接和装货过程,防止出现货损货差的责任不清和野蛮装卸。备货区交接完毕后一般由接货方负责装车或有接货方监督货主平台操作人员装车,但交接完以后出现的货物损坏和丢失责任由接货方负责。
为了防止货物交接时的效率低下,部分货主对承运商采用整车或整箱 (周转箱)交接 (运输封签,不验看明细),收货人在封签完整、外包装无损的情况下无条件签收,开箱后发现的货损货差由发货人与收货人解决。当然,这种情况需要签收单上有封签号、客户名称、件数、箱号等与订单对应。
为了保证出货无差错,很多货主仓库都采用了条码系统。条码系统可以由手持机 (或可穿戴式)、固定扫描设备或对单件商品、商品集合 (多件一箱)和周转用具(托盘、集装箱、周转箱)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杜绝因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商品知识欠缺带来的错误识别,同时保证商品状态改变的实时性。
上一篇:城市配送中的透明管理之调度
下一篇:城市配送中的透明管理之入库